每当到教师节,很多学生家长都会想方设法给孩子的老师送礼物,不然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被受重视,吃各种亏。
学校就是个小社会,孩子们每天在里面都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情。每每看到校园霸凌事件都很震惊,感觉拉帮结派,欺负他人,辱骂殴打,各种人身侵犯都应该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才会发生的事情。关键是被侵犯的孩子什么都不敢回家说,在霸凌强压之下,默默忍受着凌辱,恐惧占据了他们幼小的心灵。
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在校园里生活能学到东西,受到老师的关注,免遭各种不公平待遇,所以特别希望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,让老师们在自己的小孩身上花点精力,不管他的成绩如何,至少要保证老师会关注到他,人身安全有所保障。那么逢过年过节给老师送礼也是希望拉近这种关系的一种表现。
在我们国家,送礼是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无论是看望长辈,朋友间的互帮互助,还有上下级间的私人友谊等等,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送礼的。学生在校的受关注度问题,也属于这个问题。就拿教师节来说,给老师准备礼物可谓是非常用心了,以前是一束鲜花,现在这似乎远远不够,家长们变着方式给女老师送化妆品护肤品,给男老师送香烟美酒……
求人办事更需要送礼了,这几乎成了一种风俗,这种风气一旦形成,不懂送礼好像不是社会人一样被人嗤之以鼻。
拿居民区运营自动售货机来说,这本是一种便民行为。但因为不同的自动售货机品牌需要入场形成了竞争,那么居民区管理者对哪家开放,似乎管理者不需要各种民主的选聘程序,直接就可以决定,这种情况下,自动售货机运营者也会考虑到送礼,或者变相的送礼。
无论是学生对老师,下级对上级,还是各种利益输送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,背后都损害了另一部分竞争者的利益,让大家不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做事情,对社会的进步无益。这属于不良的社会风气,我们应该不提倡或者禁止这类行为,更不能让这些不正之风显得那么司空见惯。
当然正常的礼尚往来,比如宗亲关系间的人情往来,邻里间的相处互赠礼物,同学朋友的真情厚意表达方式,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礼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