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月前,因为新冠疫情,快节奏生活的上海人被按下了暂停键。所有的人蜗居于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中,文明与商业暂时出现了倒退。这一切,或陌生,或熟悉,或喜或悲,或挣扎或从容,人们最终还是安静下来。
很多外地来沪打工的人,在漫长的封控期间,失去了经济依靠,甚至有些人在街头巷尾风餐露宿,哪里也去不了。人们突然发现,这种生活不是家的感觉。根不在这里,如何能够安心,他牵挂的家人此时才是唯一牵挂他的人,回不去的家,才是他想依靠的港湾。
大部分人停下了匆匆的脚步,在家里过一段足不出户的与外界断舍离的生活,时间慢了下来,一切变得从容。慢慢的喝茶,慢慢的养花,慢慢的陪孩子玩耍,一天过得好长好长。
这段时间,人们发现生活成本并不高。那些奢侈饰品,名表名车名包,统统用不上。没有了各种应酬,在家自己准备一下饭菜,穿个居家服,怎么舒服怎么来。对了,最昂贵的东西就是健康,我们在家里养生,从饮食控制,到健身锻炼,每天跳跳刘畊宏的健身操,健康有了,美也有了,这样感觉真的挺好。为什么西方国家很多年轻人选择躺平,躺平原来并不可耻,那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生活方式。
大上海沉静了太久了,现在解封了。大街小巷的人们有点不太适应,步履匆匆,踩回了之前的节奏,心情却变得更加从容淡定。
也许,外地来沪的打工人会毅然决然地头也不回的往那个心中的方向而去,恐怕,再也不会离开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了。奔波打拼一路汗水和泪水为了家人幸福团聚,此时,懂得了,相守相依才是幸福。
也许,很多上海人给自己列出了一张清单,解封后必须要做的几十件事情。比如大吃一顿火锅,去一趟KTV,旅游一次,做个五彩的头发,等等,太多的计划。
然而,经历了这段时间的静默,解封后人们都在思考,这些,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?要不要重新规划我们的未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