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最终的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。葛优在文艺作品中的一句台词儿“21世纪什么最重要?人才!”说的很经典,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,就是人才。企业主也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。如何留住人才,成为各企业头疼的大事。
那么首先要分析,现代社会的人才需要的是什么?他们追求的东西是什么?这个首先要把人才分层。
高精尖人才,他们的需求不是薪水的高低,福利的厚薄,假期的长短。高精尖的人才稀缺,他们的收入早就突破百万级别,他们更在意的是更强的平台,是否有成长的机会,是否又发挥创意的机会,这个平台是否可以与时俱进,让他们永不落后。当然一个企业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,但是应尽可能多提供这些机会,包括给出愿景,给出实现这些目标所具备的现有条件。
所以,留住高精尖人才,不是钱的事儿,是前沿,是趋势,是与时俱进的平台发展愿景。
对于中等水平的人才,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,是企业的中坚力量。在哪里上班,都能拿到中产阶级该有的收入,所以,相差不大的情况下,用高薪留人,也是行不通的。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尊重,更加的得心应手,他们的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实操性的岗位。他们的关注点在于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精进,钻研,成为行业“老师”,受人尊重。
他们希望有很好的企业认可仪式感,比如说授予他们的称号,“某某骨干”“某某能手”,并且在待遇上有所体现。有些企业在这个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,给骨干力量提供住房,开始是廉租房,后期可以以低于市场价格很多半卖半送给他们,甚至是直接送给他们。
这些骨干人才基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,他们也重视自身的不断成长,是否有继续学习和培训提升机会,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。留住中等水平人才,企业应多组织内部培训,外部培训,包括企业跟高校联合办学,让自己的员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接触新的技术和对发展趋势的掌握,不至于让他们过时。
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,基层人才也是不可忽视的。他们是技术工人,他们大多学历不高,有保障的收入和福利的齐全是他们关注的重点。他们从企业的基础工作做起,他们需要稳健,买房子、买车子,一步一步在城市立足,稳定的收入,五险一金,完善的福利,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。
有很多企业注重给这些员工安全感,他们从不拖欠薪水,及时缴纳各种保险劳动保障,劳保用品按时发放,就连护手霜香皂都在福利范围,公司内部有平价的自动售货机,员工可以在这里买到蔬菜水果食品。一排排的自动售货机商品一应俱全,员工在公司一边上班,一边可以解决了绝大部分的购买生活用品的时间浪费。这些企业甚至还有自己的幼儿园,员工上班时可以把小孩子一起带来,在企业幼儿园接受看护,下班顺便带走,非常的人性化,重点是这些幼儿园的办学同样很规范,费用基本都是企业补贴,这些可能折合成钱,也不太多,但是的的确确给了这部分基层员工安全感。
留住人才,要分析他们可能离开的原因,给他们超过他们预期的可能,就会达到目的,使企业人才济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