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难免遭遇挫折,经历悲伤;比如失恋、疾病、失去至亲、婚姻破裂、伤痛等等。人生的负面境遇,让人们陷入深深的悲痛难以自拔,甚至抑郁,对生活失去信心。
如何摆脱这一切,让人生进入一个全新的篇章?这是一种能力,人们精神上的复原能力。
每个人都有复原力,有人强一些有人弱一些,因人而异。这种能力需要培养,属于心理认知范畴。
人们从悲伤中难以自拔,往往是由三个因素影响导致。
第一,认为这个负面的事情是自己造成的。
有位女士失去了丈夫,他在一次健身过程中从健身器材上摔下来,头部撞击地面。女士深深地自责,深深地悲痛,认为他一个人去健身,而自己却不陪在丈夫的身边,如果得到及时救助,也许丈夫会被抢救过来。她把丈夫的死因归咎于自己。后来尸检报告证明,男人死于冠心病突发,女人仍然自责,事发之前她为啥没有带丈夫去体检,以至于大家都不知道他有冠心病。总之,这位女士每日以泪洗面,内疚,悔恨,对所有人说抱歉。
第二,悲伤中的人们会认为悲伤的情绪会存在于所有的事情,角角落落,无处不在。
第三,这悲伤,会长时间存在,会终生伴随。
这三个因素是阻碍人们从悲伤中走出来的罪魁祸首。摆脱悲伤,修复自己,人们一定要要从解决这三个因素着手。让自己相信,负面事情的发生,不完全是自己的责任;这个事情也不会无处不再;随着时间的流逝,事情的影响会淡漠。
人们从悲伤中走出来,要有积极的意向,要从骨子里充满对生命的热爱,对生活的憧憬。
首先,人们要主动的敞开心扉。当一位女生失去亲人,她的朋友关切的来询问:“你还好吗?”如果回答说:“我还好,别担心。”这样的回单,关闭了彼此交流的窗户。如果你此时把自己的沮丧如实表达:“我很不好,我很难过,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。”这时,你的朋友会拥抱你,告诉你五年前她失去母亲时的体验,她当时的经历时一样的痛苦,她用了长达一年的时间从悲痛中走出来,她走出悲痛用了很多方法,比如离开这个地方,去旅游。或者她去拜访了心理医生寻求了帮助。这样,你会发现,和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交流很有效。
其次,拥抱悲伤。悲伤不会消失,不会被驱赶走。想哭就哭,伤心时难免的,相信自己能够在伤心过后坚强的站起来。这个不幸的事情,会让你伤心。悲伤就悲伤吧,既然赶不走,就去拥抱它。你会发现,不去驱赶它,它会消失的更快。不要焦虑,更不要因为焦虑而焦虑。一个悲伤的男孩,不小心摔坏了他的玩具遥控汽车,他哭了。你不能制止他的哭泣,那是陪伴了他一个月的心爱的玩具。你默默的陪着他,告诉他,你和他一样难过,你也曾失去过喜欢的东西,也曾感同身受,也一样的哭泣过。然后鼓励小男孩,去旁边的玩具自动售货机看看更新型的小汽车。我们记住以前的伙伴,同时,我们也关注自动售货机的更新版的玩具汽车,并策划用零用钱去购买下一辆小汽车,给自己一些新的期待。这样,小男孩会慢慢进入下一段快乐。
从悲伤走出来,是一个主动认识的过程,你要清醒的知道自己会经历什么,而且最终一定会到达另一段快乐。那么,你会更快的开启新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