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树木,两三年就成材了,叫做速生杨,它在木材当中是最不可委以重任的,它的木质松软,强度极低,做做普通的用途勉强可以,至于要雕琢成可传承的家私,那速生杨是拿不上台面的。而经历无数风雨沧桑的楠木就可成为传世之宝,它的长成是循序渐进的,年复一年,靠岁月的沉积。
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,循序渐进总是让人更加安心。经常听说一见钟情是爱情当中极美的情景,闪婚也是够浪漫的现象,细数这些著名的情爱关系中有谁能善始善终的?日久生情,细水长流的情感似乎更靠谱稳固,人们追求幸福的人生目标从未改变过,而真正的幸福是一个很长时间段当中的感受,它不是一刹那的瞬间的情愫生成。在那短暂的时间感受到到的不能算是幸福,叫做冲动是比较恰当的,当它消失的时候,回头想,好像它从未来过。带着忐忑不安甚至是困惑,如何与山川庄重相提并论。
循序渐进如果用在主动构建人际关系上也是可行的。生意场上的人脉不是在需要用的时候即刻建设的,信任关系需要经历六个月以上的相处达成,就算是经介绍的人际关系,也必须用几个月时间去验证。各行各业的业务人员在公关的时候通常也是循序渐进的,一个公司给新业务员出单的周期一般是半年,做大生意的需要一年以上。客户关系的建立,从陌生到熟悉,最难的是破冰的过程。登门拜访一个陌生的客户,最初的连接点在于客户所需要的产品,也就是厂家所销售的,这种供求关系是走在最前端的,接下来就是客户的选择问题。
市场上竞争品牌很多,客户选择与之合作的前提是信任,人和产品都要取得信任。销售员通常的做法是不间断地拜访,从每次拎一杯热乎乎的星巴克咖啡入门取得好感,到后期创建私人空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,比如宴请、娱乐,提供培训机会,给出对客户有利的条件,循序渐进地增加信任感。真正有生意合作的时候,一定是已经是朋友关系了。
就算是亲子关系,亲密感也不是与生俱来的,它是循序渐进,长期建立的。有位母亲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把幼子放在距离遥远的父母家一年,三岁的孩子回到母亲身边完全成了陌生人,起初这位妈妈接受不了,眼泪直流,悲伤没有用,生气更没用,不能跟小孩耍脾气。这位母亲就慢慢来,再也不强制拥抱亲吻,而是给孩子想要的距离,远远的看着。每天下班回来,把在自动售货机买好的棉花糖拿在手上,给孩子一个笑脸。每天换不同的口味,孩子就每天有期待。慢慢的,跟孩子约定,等周末带他去自动售货机亲自选一个喜欢的棉花糖,让他看一台机器把棉花糖神奇的做出来……自然而然,孩子就跟妈妈单独下楼出门了,逐步逐步的,孩子回到了妈妈的怀抱。就算是自己生的孩子,重新建立信任也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。
想做成事情,就要耐住性子,循序渐进,水到渠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