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在哪个时代,人们都在追求幸福,幸福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。在物质不充足的年代里,人们拥有贵重物品,譬如有属于自己的房和车觉得是极大幸福的事情。
物质丰富后,人们把注意力从解决温饱问题转移到其它方面的追求。那么,生活在小康社会的一代人,能不能在不占有物质的情况下得到幸福感呢?
笔者认为,如今的时代,幸福观念与以往大不相同,人们越来越不通过物质感受幸福了,人们认识到精神层面的良好感受才会真正享有幸福。那么,社交无疑就是幸福的最佳媒介。社交分为广义社交和狭义的社交。狭义社交,就时社会的最小单位,家庭社交。夫妻之间的社交,是人们幸福感影响最大最深刻的因素。由亲密关系建立起来的家庭单元,关乎社会稳定和谐,对于人们个体而言,夫妻相互理解,互敬互爱,相互认可,是幸福感最重要的来源。这就是所谓的爱吧。
然而,逐渐地,社会上的单身族在增加,这个数据一直在攀升,从发达国家特别是我们的邻国日本的发展来看,加入不婚大军的人数将占据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。那么单身贵族的幸福感来源于何处呢?社交,仍然是社交。人们建立了自己的圈子,可以说是交流的群体。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又一个非常稳定的社交圈。可以通过购买商品,向人炫耀,促进与人的交流。比如经常看到同一种车型的越野车组成车队,在大街上飞驰而过。这个车队的数量有时候高达几十辆,他们一起游玩,一起露营,一起聚餐。也可以是共同的爱好形成的圈子,比如绘画协会,音乐协会,最常见的是广场舞组织,这些圈子都让人们进入了社交频道。甚至,单身贵族们忙得很,他们的社交频率远远超过了已婚人士,他们频繁的忙碌穿梭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所,不亦乐乎。他们是幸福的。
随着共享经济社会的到来,人们越来越重视眼前的享受。共享事物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,共享公寓,共享单车,共享餐厅,甚至是共享商店,就是那种在无人自动售货机里售卖各种各样的商品。在无人自动售货机里可以购买到几乎所有的日用品,包括药品、蔬菜、水果、零食饮料等。
人们的幸福观念,不再是拥有物质,占有可炫耀的财富,而是把时间用在自己关注的事情上。物质不需要一定是占有,关注自己的兴趣所在,幸福源自自我的内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