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一般情况下,不会说“不”,有求必应似乎是一种美德。然而,很多时候,你的有求必应是你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的最大的牵绊。
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,说不,是艰难的。在对方有求于你的时候,答应还是拒绝?答应帮忙,对方开心;拒绝,恐怕会惹来不满和怨气。此时,如何选择,有没有判断标准?为了塑造一个平和可亲,善良宜人的形象,你可能来者不拒,尽最大努力做到有有求必应。有个风险,就是有的人并不领情,他把你的付出,对所有人的帮助,当成是理所当然,习惯了你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。但凡有一点不如他意,他就会心生怨恨,甚至想,他为啥这次不帮我了,每次都是帮的呀?反过来看,你因为这次没有帮他,本来不是你的事情,不帮也没有问题,但是,因为你习惯这么做了,你反而觉得没帮忙对不住他,亏欠他很多。
人们帮助别人,往往有很多潜意识里的需求,比如,我这次帮助你,下次你可能也帮助到我,或者,你会感谢我,最低的希望是你对我认可称赞,从你那里我可以获得情绪价值。
但是,你的无条件答应,你的从不说“不”,有可能葬送了你的前程。首先,你会浪费很多时间。在这些别人的事情上,所有的付出,都是无益于你自己的发展。第二,你的精力会被耗尽。生活中的琐事也许影响不大,但是有关乎原则,特别是职场上,你接许许多多的本不属于你的任务,你的加班加点,你的苦思冥想,你的努力,如果是做别人所需求的,那么你就没有更多的精力考虑自己的发展,把自己的业务钻研的更加精湛。第三,你的人际关系变得复杂。得到过你的帮助的人,想必要请客回报表示一下,各种应酬增加,你会疲于奔波在各种酒桌饭局,赞美恭维声不断,下次你更不好意思拒绝,如此陷入怪圈。长此以往,你就忘了自己的志向所在。
都说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,总是拒绝,总是说“不”,会被孤立?
现代社会,发展到一定程度,各种社会保障完善,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的需求越来越弱,很多事情交给社会,120,119,122,110……这些电话的功能三岁小孩已都熟知,各种保险保障越来越齐全,人们几乎是不需要麻烦到其他人。甚至有很多人选择丁克不生孩子了,更是彻底的把自己托付给社会了。
人际关系断舍离。简单的人际交往,理智的帮助别人,也理智的接受别人的帮助,更多的尊重自己的内心想法。与人相处,设置一定的距离感,彬彬有礼,客气有加。人们之间密切关系的人,数一数,大概率不超过八个。够了,足够了,这样的关系不累,简单轻松。我们的生活,也会追求简单,衣食住行,穿衣,平价大众的优衣库无印良品即可,饮食方面,无人售货机买买蔬菜水果保证绿色有机,无需顿顿奢华,住的房子安静,功能性都具备,环境优雅 ,不在乎大小,不追求豪宅,出行选择公共交通,环保意识增强,这样的社会走向,在更加发达的国家,已经是比较受推崇的了。
人们生活简单,社交简单,互相来往仅限于不过分打扰,更不用说,不合理的要求,礼貌的说“不”,绝对,不会得罪这个本不是那么密切的路人甲。人们节省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爱好,养养花草,体育,音乐,写作,阅读……沉浸在真正自己想要的幸福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