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够原谅,是一种格局,原谅他人也放过了自己。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人这一生,要犯无数次错误,绝大多数都被原谅了。最可能的是自己首先会原谅自己,不管犯了多么大的错误,当事人总是首先原谅自己。在他人看来是不可饶恕的错误,但自己会很轻易地为错误找到解释的理由。
看看当时震惊全国的南京大学杀人案吧。多年前,一个南京大学的女生同时谈了两个男朋友,其中一个为情杀死了另外一个,结果自己也被判了死刑,两条生命因为这个女生而逝去。然而,仅一年之后,该女生堂而皇之的原谅了自己,结婚生子过上幸福生活,她非常轻易地原谅了自己?
多数人的心理都亦是如此吧,道德于自己的约束力不大。你想想,你自己打碎了花瓶,最多一声叹息,换做是孩子做错了,可能要挨一顿责骂,如果是陌生人做的,那可能要大打出手了,人很难原谅他人!
能否原谅他人,只要换位思考,答案是很容易给出的。人都差不多,你的想法往往也是他人的想法,你能够做的,他人也能够做到。你原谅了自己,也可以试着去原谅他人,给彼此机会。
《廊桥遗梦》里面就有太多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,影片里关于婚姻的价值观,有人看到了正向的能量,看到对家庭的责任,也有人看到了负面的背叛。我们看一下细节,女主人的丈夫在临终之时说到:这一生,让你受委屈了。他早已觉察到妻子的心另有所属,但他选择了原谅,他的原谅使得一个家庭得到保全,孩子们有了幸福的童年。彼此的心在岁月的长河中得到更深层次的净化。
少一些锋芒,多一些原谅,这不是鸡汤,而是处世哲学。日本的男人失业后怕夫人瞧不起,往往在外面流浪一天,流落街头,累了在便利店坐坐,饿了在自动售货机随便买点吃的充饥,到半夜才敢回到家里,佯装加班,工作很忙的样子,据说在日本这种情况很普遍。不禁为这些日本男人感到悲哀,这是一种什么社会氛围?夫妻之间不能换位思考吗?少一些指责,多一些理解宽容,原谅他人,家庭会更和睦幸福。
当我们想睚眦必报,针锋相对的时候,同时也有两败俱伤的后果等着你。如果以对待自己的心去对待他人,原谅他人,给他人一次机会,退一步想问题,生活会美好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