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到了,最让人烦躁的事情就是走亲戚。那么亲戚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?
中国式亲戚之间有一种似乎看不到,说不上,摸不着,捅不破,却总是能够让人感觉到的东西。亲戚之间似乎不是一个世界的人,如果不是因为血缘关系,很多亲戚永远不会来往,但却还要往一起凑,这是一种被亲情和血缘困住的无奈。
没错,凡是不可选择的关系,都是可疑的。亲戚就是典型的一种,它被血缘框定,具有强迫性,DNA是唯一的理由,而这理由粗暴蛮横。
正常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可以选择的,经过评估之后,彼此决定是否交往,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和怎样的深度交往。但是亲戚关系完全没有经过这种双向选择,只是被血缘固定住了。与此同时,由于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,文化程度,三观的不同,再加上复杂的利益纠葛,奠定亲戚间灾难性的人际关系的一切根基。
作为年轻一代,我们没必要刻意厌恶三姑六婆,也没必要假模假式地对亲戚表演亲昵,但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,亲戚就是亲戚,即使他们在其中被搅扰,也似乎从未想过还有一种脱离的可能。
很多人都误会了,亲戚之间的血缘和DNA确实是不可能由隔断的,但是亲戚不代表一定是亲情。感情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事情,他需要双方对于很多事情及其价值有高度认同才能达成,而不是只要具备相同的基因群组就一定可以自动生发出来。所以亲戚之间那些尔虞我诈,幸灾乐祸,妒人有笑人无,没啥不能理解的。从一个根源生长出几串枝丫,长成不同的样子,彼此无法再合拢,再正常不过。
因为新冠疫情的困扰,异乡漂泊的游子多年不能回家看看,不能与双亲团聚。如今,春节是最好的仪式感,能让年迈的父母沉浸在亲情团聚的幸福中,我们也早就期盼荣归故里,看望双亲,陪伴守护哪怕是短短几日。
然而,那些亲戚却不得不让我们煞费心机地选购礼物,自动售货机里的日用品肯定是不适合的,为了面子,必须要买有特色的商品,知名品牌,还要划算一下价值不能太少,只为了父母那一句“毕竟是亲戚啊”。
亲戚家的孩子,见了面压岁钱是一定要备好的,可能这个孩子永远也不知道你是谁,只是因为父母那句“毕竟是亲戚啊”。同样远近的血缘关系,不同家庭的所有小孩,一个都不能落下,少一个红包都会深深的把亲戚得罪,还是那句“都是亲戚啊”,我们年轻人得罪得起,父母不行啊。
不过,“断亲”是趋势,但是需要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,可能需要几代人的进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