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是一张白纸,他是新的,在上面画一幅图,要别开生面,与众不同,这幅画才生动,才有创意,才令人期待,给人惊喜。
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,听妈妈话,做乖宝宝。他们希望孩子懂事,乖巧,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会按照大人的意思去按部就班的做。从很小很小就灌输这样的思想,甚至是强制性训练。他们让孩子玩玩具,按照要求玩,不能乱了程序;画画,按老师教的画,一丝不苟;做手工,规规矩矩的做;在外面玩,不能到处乱摸乱碰,不能问东问西;在游乐场的玩具自动售货机跟前,看到喜欢的玩具,妈妈给买哪个就买那个,不要哭着闹着要那个妈妈不喜欢的……总之,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。
如此,教育出来听话的好孩子,多半是失去了创意的平庸之辈,他们没有个性,他们循规蹈矩,他们终究成为了自己妈妈的好孩子。
我们更应该喜欢那些不听话的孩子。他们也许顽皮淘气;他们也许总是闯祸;他们也许会把电视机打开,拆开,寻找在电视里唱歌跳舞的人;他们也许在走路时蹦蹦跳跳,边走边踢小石子,还总是摔跤;他们也许总是爱问“为什么”;他们也许会把家里的白墙动不动就涂鸦成乱七八糟;他们也许总是会闯祸……但,这些孩子后来大多数性格活泼,幽默风趣,开朗好动,他们喜欢挑战,有创意,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,他们更容易推动社会往前发展,成为弄潮儿。
不听话的孩子才会更好,他们会有独立的思想。
确切的说,我们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知识,念更多的书,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他们因此成为更独立的自己,有批判意识,懂得说不。思想自由,会独立思考,在众多的声音当中,仍然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。做忠于自己,不随波逐流的人。他也许不一定成为名家,受众人瞩目,他也许平凡朴素,但一定是独立自主,爱自己,爱家人,内心自由的人。
所以,不要强制孩子那么听话,培养他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有正确三观的基础上,培养他独特的个性,发展他独特的优势,给他空间发挥他的想象力,尊重他,信任他,与他成为真正的朋友。如果他的三观很正的情况下,无条件的爱他接受他吧。